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新宁县解放小学全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 2023-04-19 11:01
  • 来源: 教育局
  • 【字体:    

“捷报:新宁县解放小学《阅读经典》案例获省一等奖,教育厅领导将亲临现场考察!”“喜报:新宁县解放小学数学团队获市优秀质评选比赛一等奖!”“解放小学语文团队在市精品课展示活动中再获全市第一名,并将代表邵阳市赴省展示!”……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新宁县解放小学捷报频传,全校师生无不露出自豪的笑容,家长和同行都投来赞许的目光,一个个伸出大拇指!

然而,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这成功的背后,与学校近年来凝心聚力,打造精品教师团队是分不开的。

实施“1334”工程建设优秀教师团队

新宁县解放小学地处该县城中心,办学历史悠久,现有教学班级84个,在校学生4400余人,是全县小学教育窗口学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宁县解放小学历年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独行者速,众行者远。’人类发展,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成长,同样需要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新宁县解放小学校长付昭平对打造教师团队有着独特的思考。

该校历年来秉承“质量立校、文化强校、教师兴校”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提质增效,向课堂要质量,更是学校行政团队常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学校实施了‘1334’工程,即探索‘一条’团队专业发展的路径;构建以名师专家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和教学新秀团队组成的‘三级教学梯队’;打造以名学科、名课堂、名教师构成的‘三名工程’;推行经典阅读、社团活动、科技创新、书法教育‘四大特色课程’,努力打造教师精品团队,为‘双减’政策落实实施增加强劲动力。”新宁县解放小学校长介绍该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该校现有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和在省市县各级赛课、优质课评选中获奖的名师30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6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68人。以名师团队指导骨干团队,骨干团队带动青年团队,各个层级教师充分发挥优势,形成了三级教研梯队协同发展格局,打通教师成长“直通车”。

“我们以小学语文、数学、艺体等优势学科,打造名教师、名课堂,让名师在课堂中尽情绽放,让课堂更加科学高效,更具影响力,带动全校其他学科的发展成就更多名师。”该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朱小君介绍。

【案例】该校注重艺体教师培养培训,重视艺体课程开设,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举办“阅读经典·引领成长”活动,获省教育厅装备处2022年阅读案例一等奖,在《湖南教育》重点推介。该校培养科技创新教师、裁判百余人,举办“科技体育节”,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学校成为湖南省航模基地、新宁县科技培训基地。研发了《书法教程》校本教材,培养书法教师10余人,赵梦香老师获邵阳市第七届、第八届精神文明奖等,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书法作品展。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培养,《社团活动》这一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后服务常态化科目,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

“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教师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阅读;教师最长远的备课就是读书,尤其是对经典书籍的阅读。”该校教务处主任雷国华在谈到教师培养培训上如是说。

该校每年教师节都会收到学校送的一份特殊节日礼物——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会举办一次以上的“教师读书交流会”,共读教育大家专著,集体学习新课程标准,引领教师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汲取其中的教育教学思想精华,从中作出自我解读,催生新思想、新理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年来,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到邵阳市区、隆回等兄弟学校考察学习,让团队成员走出去,感受名师教学的魅力,找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引导广大教师产生“我也要成为名师”的愿望,从而激活“我要成长”的内生动力。

除了“走出去”,该校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名师来家门口授课、讲座。该校的“名家课堂”时常有名校校长、名师、书法家、美术家、戏曲家、体育项目教练等光顾,给教师讲课、作报告,极大促进了教师团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该校开发了“课堂观察+教学诊断”工具,打造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利用县、校、教研组三级教师资源,广泛开展教师基本功比武、课堂教学大比赛、示范课堂分享、优秀课推送、课堂教学观摩等活动,引导教师学会“课堂观察”,注重“课堂改进”,加强“互助共生”,促进每个层次团队成员的持续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团队成员由经验型迈步努力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实施“传帮带”工程打造精英队伍

学校团队是凝聚教师的智慧与力量,是激励教师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动力。校凝聚全教师思想,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形成发展与进步的强大合力。

校启动名师培养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培养和考核制度,通过开展名师工作室、名师成长等活动,培植学校内涵动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案例】该校落实青蓝结对工程,建立捆绑式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采取“导师制”引领,通过名师结对带动、青蓝帮扶促动,充分调动骨干教师的内驱力,使学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案例】学校积极为青蓝教师交流创造条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师”要带德、带才、带教,还要带研,“徒”要多听课、多请教、多改进,还要多思考,在继承师傅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

“建设一支优秀团队教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在努力探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坚定不移推进‘1334’工程,造就一支师德高、学术精、业务强的教师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而不懈奋斗。”新宁县解放小学校长付昭平说。

(作者:付昭平朱小君 雷国华 石小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603977

版权所有:邵阳市教育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5

主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0739-560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