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如今莫不是知识分子又上山下乡了,来接受新农民的再教育啰?”8月11日清晨,隆回县雨山铺镇磨石村93岁的抗美援朝战士、退休教师曾文老人,来到村活动中心前坪练太极拳,发现有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女士,在该村活动中心里住着,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曾老顿时感到疑惑起来。
恰巧,村里的种粮大户曾庆志肩扛锄头从磨石大院出来放水,凑到曾老跟前,把秘密告诉了他:“嘿,今年多亏县教育局的领导,在我们村挂点帮扶,带领群众种烤烟、种粮食。最近,仅在水利工程方面,就为我们磨石及周边各村办了两件大实事,使得一千多亩即将干枯的稻田得到了及时的灌溉,即使面对今年严重的旱情,我们的粮食丰收还是大有希望喽!你知道吗?这名女知青就是教育局教育工会副主席,驻磨石村群众工作站站长谭韶华同志。”
话还得从头说起。早在今年初,隆回县教育局就在雨山铺镇磨石村挂点帮扶,设立群众工作站,作为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局党委书记、局长彭和生同志任总指挥,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易佑勇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教育工会副主席谭韶华同志任站长。上任伊始,谭主席便卷起铺盖,整理好简单的行李,带上简单的生活用品,住进了磨石村活动中心,蹲点组织磨石及周边村干部群众,开展科学种田工作,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到目前为止,工作站领导已为群众办实事一百多件。
进入八月以来,邵阳大地旱情加剧。8月5日,隆回县教育局积极响应中共隆回县委、县政府“全县千名干部下乡进村抗旱救灾”号召,要求所有班子成员和抗旱工作队员身体力行,深入该局抗旱救灾联系村和群众工作站,与村民肩并肩战斗在抗旱最前线, 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力争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谭韶华主席立即带领各村支书、村主任,下村组查看灾情,现场办公。他们对五个村所辖的七座电排逐一进行了检查,了解电机房的排灌功能和运转情况。对不能抽水的电排,查原因,想对策。经过两天紧张而忙碌的排查,查出了实情:有五座电排能正常抽水,另外两座电排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抽水。谭主席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记录整理。
其一是磨石、九龙、五里、雨山四村所辖的潮水庙电排,灌溉面积可达800多亩,但由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设备陈旧,水泵老化,这几天虽然经过多次抢修,仍然开开停停,根本不能正常运转,老百姓心急如焚;其二就是磨石村3、5、6组所属的良九坝电排,灌溉面积300余亩,机械状况还算良好,但高压输电线被盗500余米,根本无法开机。可喜的是水源暂不成问题,几座电排都是从河流或暗河里取水,群众根据经验推断,近一个月不会进入枯水期。
8月7日下午,县教育局局长彭和生来挂点村察看灾情时,谭主席将情况向局长作了汇报。彭局长当场表态:教育局拨款一万元,用于两个电排添置更换设备。潮水庙电排,马上购置新水泵,确保8月8日能抽水无阻!
8月8日上午7时半,谭主席就督促正在潮水庙电排检修的村支书曾树生带领村干部代表,前往县城购置新水泵。中午时分就已购回。易佑勇组长亲自指挥安装。下午4时装好并成功抽水。
上午9时,谭主席召集雨山铺镇驻村干部谢志林、范其林,磨石村村主任曾巍巍以及3组、5组、6组的组长,在村活动中心共同商讨维护良九坝电排计策,具体解决了资金、劳力和所需器材。村主任即大学生村官曾巍巍,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当即慷慨解囊,捐出一千元,用于支付电工工资。
8月9日上午八时,雨山铺镇电管站的电工师傅及时赶到工地,立马开工架线。谭韶华主席顶着烈日,赶到架线现场,与电工、民工一道,爬坡拉线。仅半天时间,架设工程圆满完工,下午2时,电排就投入了正常使用。
村民们手捧着白花花的水,激动万分:“这简直是‘深圳速度’呀;靠天是靠不住的,还是共产党的干部最可靠,他们的真诚才是真正的‘不枯泉’啊!”
就这样,涉及四个村的两座电排,从添置机械装备,到维修安装,一共花费近三万元,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仅几天功夫,问题就全部得到了解决,抽水机器正常运转。这期间,彭和生局长始终把维护灾区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曾十多次来到磨石村,亲临抗灾现场,指导群众抗旱自救工作,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望着一条条乌龙似的铁铸水管,源源不断地冒出白花花的甘泉,几千亩水稻及其他农作物的丰收稳操胜券,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的干部群众终于会心的笑了,笑得很甜、很甜……隆回县广大干部在罕见的旱灾面前,全力以赴为民解困,尽显抗旱先锋本色,彰显了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