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邵阳县黄荆乡白马中学的校园里升腾着节日一般的浓浓幸福,173张纯真的脸庞挂着喜悦的笑容。
“我们有新桌椅了!”一群群学生欢呼雀跃。
2月25日,这个日子将会铭刻在全校师生的心中。
白马中学坐落在一座山岭上,全校4个班级173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学校的办学条件简陋得让人惊讶:实验室里只有一些简单的试管器皿,电教室里只有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学生的课桌椅已经非常破旧,桌面坑坑洼洼,不少还缺板少腿,讲台也是用几张报废的课桌拼凑成的。校长李芳玲说,现在使用的课桌是2006年从县一中拉回来的淘汰的桌椅。学校去年挤出经费修好了操场周围的钢丝围墙和宿舍前的水泥坪,实在拿不出钱来购买新课桌椅。
组建桌椅维修小组
2010年,报考特岗教师时,蒋黎黎选择了黄荆乡,来到了白马中学任教,当上了班主任。
上课的时候,上着上着,就会有学生因为凳子坏了而摔倒在地;桌子底板不够,学生的书包老爱往下掉;桌椅上的钉子时时会挂破学生的衣裤……学生们坐着的时候甚至不敢太用力。
“刚当班主任的时候,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时不时有孩子来报告:老师,我的桌子坏了,或者我的凳子不能坐了。为了应急,我把房间里自己的三条凳子全都给了他们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蒋黎黎买来钉子、锤子,在班上组建了一个课桌椅维修小组,任命蔡林杰同学当组长。维修小组义务为班里同学修补课桌椅。一旦听到同学们桌椅坏了的报告,他们就会立即行动,向班主任蒋黎黎老师要来钉子、锤子、木料等,利用课余时间敲敲打打,给破损的桌椅“缠个绷带”、“上个夹板”。
“谁能为我的孩子们捐些桌椅?哪怕一套也行。”
课桌维修小组虽然能解决一些小问题,但是不能阻止桌椅的“退休”。
去年上学期,蒋黎黎参加了网络国培。学习交流时有位老师说自己发动了亲朋好友捐钱来装饰教室,为学生营造家一样的温馨。当时她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QQ好友们来为学生们捐助桌椅呢?于是她在QQ签名和腾讯微博上写道:“有哪位好心人能为我的孩子们捐些桌椅?”好几天过去了,没有一点回应。她多少有些失落,甚至自嘲自己的天真。但她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暗暗告诫自己,不能半途而废,为了孩子,要坚持下去,继续努力。
“会不会是因为好友觉得桌椅很贵,或者是一捐就要捐很多,于是不敢捐呢?”她反复琢磨。于是她把QQ签名和微博稍加修改:有哪位好心人能为我的孩子们捐些桌椅?哪怕一套也行。同时发布了学校相关的情况和图片。
几天后,就有一位大学同学来问桌椅的价钱。参照网店的价钱,蒋黎黎估计了一下说大约一百块。这位同学很爽快地捐了一套桌椅钱。虽然只是一套,蒋黎黎也很兴奋,毕竟有收获了。
第二天,一位高中同学打来电话,竟然同意捐20套桌椅钱。太出乎意料了,放下电话,蒋黎黎禁不住欢呼起来。接下来,她曾经在广东中山上班的一个公司同事,在公司里发动了一个小小捐赠仪式,募捐了20套桌椅资金。陆陆续续又有很多的朋友、同学,你一套我一套,很快蒋黎黎班上的60套桌椅款全部捐齐。
爱心的星星之火绵绵燃烧
自己班级孩子的新课桌椅有着落了,但她的“野心”更大了,她要让全校的孩子都坐上新桌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12月21日,蒋黎黎不会忘记,那天,一位不愿留名的好心人联系到她,愿意捐齐学校其他几个班的全部桌椅。当时,蒋黎黎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重复问了好几次,那种高兴与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她一个劲地道谢。
学校的桌椅捐齐了,但爱心仍在汇聚,有来学校自愿资助贫困生的,有来学校成立支教点的,有打算为学校建阅览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