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动态信息
分享到:
聚焦洞口县:石江镇青龙完小于细微处彰显人文关怀...
  • 2012-10-30 17:24
  • 来源:
  • 【字体:    

 

洞口县石江镇青龙完小于细微处彰显人文关怀(肖北平)
    10月30日,洞口县石江镇青龙完小两名食堂工友像往常一样,给学生洗碗的水槽内倒入热水。这是学校专门为学生准备的洗碗水。为学生烧洗碗水,是该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做法。“深秋季节,天气转凉了,学生用冷水洗碗,就会洗不干净。尤其像寒冬季节,经常接触冷水,学生容易感冒,甚至双手冻伤。学校多添一点钱不要紧,学生能够健康、平安就是学校的福气。”青龙完小校长谢永凡介绍说。
    据悉,该校一直重视学生的点滴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需求。学校常备创口贴、碘酒、体温计等,学生有个感冒发热、或者磕磕碰碰的,都能在学校得到及时的处理。

洞口县桐山乡中心学校举行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阳淑娟)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实现文明礼仪教育覆盖校园、并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知礼明礼,感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礼仪之花盛开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该校在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后,举行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使学生在笑声中将礼仪潜移默化,其中初中部93班的小品《校园一景》,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告诉了我们礼貌是人类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但它却是最珍贵的。
    主题班会活动的举行,大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使学生明白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到知礼、行礼,争做文明学生。

洞口县木瓜中学:学生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唐江湾)
    本学期开学以来,洞口县木瓜中学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各班相继成立了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自习课坐堂班长;学生兴趣学习小组有了检查员,还成立了互帮爱心组;课外活动有了“小导演”、和“小主持人”......班级建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据了解,该校在本学期按照学生自愿,共同参与的原则,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现状、特点,对班级进行了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除了进行自我管理外,还要参与班级的整体管理,实行动态管班制。在此基础上,该校还详细制定了管理评价细则,从学校常规检查(学生课堂表现、课间表现、自习课纪律、三操开展情况等)、学生就餐纪律、学生就寝纪律、班级卫生检查(教室、寝室、公共区域)等四方面实施每周统计得分,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各班小组内部形成强凝聚力和互帮互助的合作风气,从而推动整个班级的进步与提升。

洞口县大水中学请家长议教议学(谢商君)
    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规范办学行为,该校积极建立家长监管委员会。家长监管委员会由市人大代表杨相爱等10位热心教育、正直公道,且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威望的家长代表组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重点邀请对象。家长监管委员们广泛收集社会民意,及时反映家长诉求,为学校教育教学出“金点子”。家长监管委员会成员不定期来校议教议学,尤其在教育教学、学生伙食和寄宿管理等热点敏感问题上,家长监管委员们实事求是,积极建议。学校对于家长监管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在一周内整改和落实到位,并积极邀请他们再次来监管和督查。
    家长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和运行,充分发挥了家长监管委员会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使大水中学又好又快发展,赢得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

洞口县花园中学寄宿生管理落到实处(肖建平)
    花园中学为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寄宿生的管理,做到了:寄宿生管理制度具体、实在,组成了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宿舍专职管理人员三位一体的寄宿生管理队伍,做到了每天24小时有人不停地监管学生寝室。
   
洞口县大水中学学生干部执勤,做好学校小主人(谢商君)
    10月29日,洞口县大水中学014班杨越同学佩戴红色执勤袖套,在该校生活区捡垃圾,收到全校师生称赞。这是该校学生干部争当学校小主人,建设美丽校园的一个精彩镜头。
    该校团委把20名学生干部分为2个组,每个组安排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本组学生干部的执勤分工和检查监督。课余时间执勤时,该校团委谢老师佩戴红色袖套,亲自带领学生干部执勤巡逻。操场、食堂、校门口和学校附近的鱼塘水库是重点执勤地点。只要该校学生一有乱丢饭菜和垃圾,打架斗殴、私自上网和游泳等违纪违规行为,谢老师和执勤的学生干部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执勤时,学生干部们个个态度认真,劲头十足,精神饱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得罪人。
    这种执勤,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因为,学生干部们不仅亲自参与了学校管理,还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且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洞口创新学校:让班会课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张玉梅)
    为加强学生安全和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近日,洞口创新实验学校高中部和初中部开展了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在班会活动前,学校针对近期全国发生的多起校园安全事件,从安全知识、安全防范、遵纪守法等方面作了板报宣传。
    班会活动以幻灯片、视频短片、知识竞赛或分组讨论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授以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食物中毒、防诈骗、防盗窃等各项教育。学校领导在班会上讲授了日常如何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见火灾的预防、如何正确报火警等消防常识,同时结合案例做了火灾发生原因的分析,生活中常发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各阶段扑救措施及逃生方法。部分学生以自己或身边亲人或朋友的真实经历,提醒同学们注意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盗窃、诈骗等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将安全问题铭记在心海。各班辅导员做了总结,要求学生树立安全意思,将安全牢记在心,避免不良诱惑的侵蚀,做到警钟长鸣。
    此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大家为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

洞口县长塘中学召开初一、初二年级教学研讨会(尹君)
    10月29日下午,洞口县长塘中学召开了初一、初二年级教学研讨会。各年级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导处主任主持。
    首先,由各班班主任分析了学生现状、提出了工作设想,任课教师畅谈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教导处主任在对各位教师发言简单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要因材施教,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最后,肖校长发言,希望全体教师能关心、赏识学生,提高教学艺术,认真处理好教材和练习;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希望全体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中国楹联教育基地”落户洞口一中(刘永中)
    10月25日,在“中楹联文化县授牌仪式暨第三期雪峰文化沙龙”上,洞口一中校长周国清从中国楹联协会副会长余德泉手中接过了“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牌匾,正式成为中国楹联协会教育基地。
    洞口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历来重视楹联教育,把楹联文化确定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了楹联教育课堂,成立了楹联学会,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学校校门、教学楼、科教楼等重要场所所悬挂的对联均为本校楹联学会教师创作和书写。
    在仪式上,余德泉先生做了《传统文化与楹联》的讲座,他指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而中国楹联世界独有,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朵奇葩,他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楹联文化发扬光大。
  
洞口创新学校:让语文走进生活(梁雪)
    洞口县创新实验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改革,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此举深受学生喜欢。
    在以前的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是语文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学习语文只是为了考试,很少真正有兴趣,更不用说走进生活学语文。鉴于这一情况,洞口创新学校语文组开展语文教学改革,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不再是老师课堂上全权代理,而是他们走进生活,走出校园,真正把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灵活,知识面也变得更加广阔,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该校语文组组长邱平介绍说:“语文不同于理化课程,它是重感情的,必须用心去体会。它不是几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非常美丽的形象组合,需要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因此,语言课上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轮流在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等。语文教师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语文课还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作文除了课内作文,还提倡课外自由写作、博客空间写作、文学社及小记者活动写作等形式。教师要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就写什么,体现写作和生活的紧密关联,鼓励学生有感即发,捕捉生活中的美妙瞬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平均写作积累量达到五万字,多的达到八万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面得到了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真正体会到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乐趣,原来语文天地真是其乐无穷。
                              
洞口一中消防疏散演练常抓不懈(唐华春)
    最近,随着急促的铃声响起,洞口一中北校区教学大楼中的2900余名学生在老师们地指挥下,弯着腰、猫着步,捂住口鼻,沿着学校指定楼梯口快速前进,有序地往学校操场上的安全地带撤离。4份36秒,师生们全部撤离到指定地点。这是洞口一中举行消防疏散安全演练时常抓不懈的情景。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增强学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洞口一中定期举行了此次疏散演练,以提高师生们的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发生火警火灾时,能临危不乱,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和学校的消防安全。演练中,在学生们集合到指定地点之后,学校政教处老师向师生们讲解了如何报火警、火灾的预防、火场自救及逃生方法等消防安全基本常识。

洞口首批“班班通”媒介装备力推教学改革(唐华春)
    最近,洞口县竹市镇中学,花园镇中学,城关一校等21所中小学100余名教师认真学习了“班班通”的优质媒介课堂应用技术。让2万余名中小学生享受优质课堂,有效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班班通”媒介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途径与方法。这是该县首批“班班通”媒介装备竣工后的新课堂景观。
    自去年以来,按照国家对武陵源片区扶持有关政策文件,中央对农村薄弱学校实施教学装备类的改造计划,切实改善优质课堂教育教学资源条件,财政共投资710万元,购置324套班班通设备,在全县21所中小学324班开通了“班班通”工程,此项工程覆盖了城镇中小学校以及农村边远学校,今年秋季学期正式开通使用。这一重大举措赢得了全县师生的高度赞扬,取得了全市第一骄人成绩。今年还将配套投入教师做课件的电脑,以及将投入近500万元,准备购置第二批“班班通”媒介工程,逐步可使全县10万农村孩子享受高效优质课堂资源,可以把优秀教师请进农村学校课堂,使其享受城市孩子同样的课堂资源,有力地将传统的
    “五一”教学工具,改革为新媒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一改过去由静止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一张嘴变为一块电子白板,一支电子笔,一台计算机,一个扬声器,一个信息网络的课堂优势。广大教师充分利用“班班通”媒介信息将静止的课堂变得动化可惑的优质高效课堂。更好地让学生互通,自主,合作学习。班班通媒介设备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

洞口县渣坪乡学校建设遍地开花(谢周华)
    10月26日,在洞口县渣坪乡客溪村,随着客溪小学厨房修建的最后完工。标志着这所斥资70万元的客溪小学项目工程正式竣工。这所学校不仅能够容纳客溪村、舒家村等附近所有生源,而且还有效地解决了邻近村民孩子上学难、入学远的问题。与此同时,渣坪乡大溪小学的厨房、厕所维修改善项目也相继完成。目前,耗资150万余元的渣坪乡中心学校后勤综合楼和合制制学校维修项目正在修建当中。预计今年年底即将完成。
    近年来,渣坪乡学区积极投身到争创合格制学校的工作中来。所辖学校的各项事业建设遍地开花。今年下半年,引进特岗教师2名,教学点教师3名,定向培养教师2名。为区域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洞口县又兰镇中心小学有位“王师傅”(胡松阶)
    王志勇老师,今年三十出头,原在浙江某高中搞高三电脑教学。电脑硬件、软件无不精通。去年下期被分配到又兰镇中心小学担任小学教师。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已渗透到了教育领域,黑板时代已逐渐被电子白板取代,又兰镇中心小学实现了班班通。这可使一些老教师和一部分不精通电脑的中青年教师感到为难了。这时王志勇老师主动对大家说:“老师们,不要怕,电脑这东西不是什么深奥莫测的,只要你们肯学,我会尽全力帮助你们。” 他这样说了,确实也这样做了,本期开学初,他集中给老师们上了一堂班班通教学操作课,平时老师们有求必应,对年老教师硬是手把手地教。全校老师都尊敬地称他为“王师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603977

版权所有:邵阳市教育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05

主办单位:邵阳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0739-560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