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教科所专家来邵东县两市镇三小指导工作(罗立志)
9月28日上午,市教科所专门负责语文教研的徐副所长,以及教研员陈、胡两位老师,在县教研员、中心学校校长助理的陪同下,到两市镇三小指导教研工作。
第二节课,他们专门听取了刘娅妲老师的一堂研讨课《田园诗情》。之后,领导、专家与学校备课团队骨干成员亲切座谈,就刘老师的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对三小推出的“四环”教学模式表示赞赏,对刘老师的课堂教学就时间控制、问题提出、过渡、总结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今年11月,刘娅妲老师将代表全省参加在厦门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比赛。为了取得优秀成绩,省教科院、市教科所高度重视。市教科所领导希望刘老师在主导教学方面上出特色,为湖南省争光!
邵东四中校务会成员学习袁贵仁部长署名文章(李栋荣)
9月26日晚,邵东四中全体校务会成员在小会议室学习了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光明日报》(2012年09月21日05版)刊登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署名专题文章,领会部长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回顾过去10年的成绩,共话未来10年教育的发展。
申建社校长在带领大家学习全文后指出,袁部长全面的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勾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工作的蓝图,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效果,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 要对照《师德八条》的“师德良,师身端,师志坚,事业精,师纪严,师学勤,师风正,师心慈”,和《教师的五种精神》的“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和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用它们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态度。与会者就文章精神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都表示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关心爱护学生,做到平等、公正,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歧视、不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的热情帮助。扶贫解困,扎实工作、努力学习、积极奉献、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四中的明天尽心竭力。
邵东县教育局举办“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王振华)
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丰富基层党员的组织生活,9月28日邵东县教育局举办了“党在我心中”歌咏比赛。
来自各乡镇中心学校、高职中、进校、特校、民办学校基层党(总)支部共38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两市镇的张惊涛、申媚娜,黄陂桥乡的岳苗苗分别获得前三名。
教育局党委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廖明智致开幕词,他对参加这次比赛的各位选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对举办这次活动的意义进行了说明,表达了对党、对祖国母亲浓厚的深情,他勉励各位参赛选手展示出真我本色,真我风采,最后他祝愿本次歌咏比赛取得圆满成功!副局长张兵龙担任评委,副主任督学兼办公室主任申以作总结发言。
通过这次歌咏比赛,邵东县教育系统各党(总)支部将掀起学习红歌、唱响红歌的热潮。
邵东县两市镇二完小:红歌大赛获特等奖(张小玲)
9月28日上午,邵东县教育局在两市镇二完小礼堂成功举办了教育系统“党在我心中”红歌大赛。二完小张金涛副校长以一首激情高昂的《西部放歌》赢得全场喝彩,以总分第一名荣获本次大赛特等奖。
邵东县杨塘中学隆重举行曾炳熙塑像揭幕仪式(曾庆元)
9月28日,邵东县杨塘中学隆重举行原杨塘书院创始人曾炳熙塑像揭幕仪式。揭幕仪式由校长王守义主持,曾炳熙先生的亲属代表及百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揭幕仪式。
曾炳熙是今邵东县水东江人,清光绪二年举人,历任户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员外郎、道台等职。他出仕时,正值民族内忧外患之时,他意识到民族要复兴,必先培育人才,因而萌发了办学育人之念。1901年,他毅然捐银洋2万元,修建杨塘书院,购图书数万册,供学子阅读。又购学田400亩,以资书院用度。
下午1点整,王守义校长宣布曾炳熙塑像揭幕仪式开始。接着,曾炳熙第五代孙曾焕儒为塑像揭幕。王守义校长在塑像落成揭幕仪式上说,杨塘中学的发展离不开炳熙公对教育事业的痴爱与孜孜不倦的追求。炳熙公矢志不移的办学精神一直激励着杨塘人不畏艰难,不断进取。他强调,在炳熙公创办的杨塘书院校园为先生塑像,不仅是为了纪念先生为书院创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更是为了接续历史文脉、丰富校园文化,用先生无私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他勉励全体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希望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发奋工作,共同把学校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